Institute of Clinical Medicine,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
研究方向
1. 心血管疾病致病機轉
2. 肥胖及脂肪囤積因子
3. 發炎反應與胰島素抗性
4. 胰島衰竭成因
5. 腎衰竭探討
6. 粒線體病態生理角色
研究內容介紹
研究主題.I.血壓調控與血管生物學
PPARg在高血壓疾病的致病機制以及心血管疾病之中的疾病生理學角色
研究主題.II.代謝疾病與能量調節機制
探討PPARg與肥胖的關係,並試圖找出決定脂肪囤積位置的因子
本實驗室之長期研究方向及目標為以轉殖基因小鼠及細胞系統,了解複雜的人類疾病之成因及結果,以研究其致病機轉。我們成功的轉殖不同層次的 PPARg 於小鼠中,來測試 PPARg 的變化是否會導致代謝失常。而從小鼠的系統中,我們鑑定了 PPARg 一些獨特的功能,包括其在維持個別脂肪功能的重要性,以及會與調控血管的完整性。另外,我們也開始著手於研究脂質發炎反應及胰島素抗性的成因;為了了解日常飲食中是否有會引起發炎反應訊息的因子,我們主要研究由飲食成分所引起的 TLR 所調控的發炎信息傳遞,以及其所參與的代謝性疾病。今後我們想將研究重點轉向透過近來相當熱門的分子影像技術,在不傷害活體下,進行體內分子影像來研究致病機轉,同時結合活體影像系統及數種轉殖冷光基因鼠,藉此在非侵入性的情形下,來分析 NF-kB 及 PPAR 在各種不同的病理條件下的活性。而藉由結合基礎及轉譯的研究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對人類疾病有更大的了解。